【健康科普】孩子想社交但不会方法,家长无能为力干着急怎么办?
社交游戏是指通过参与有规则的游戏活动,与他人产生互动、合作和交流的行为。对于儿童自闭症患者来说,社交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观察他人、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参与群体活动。它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和沟通技能发展。
1、孩子有想要社交的意思,但是不会正确开启社交:孩子在遇到小朋友时,主动上前拥抱、触摸小朋友;
2、孩子社交时方法不对,有冲动行为,产生攻击人、乱踢乱咬人,伤害到别的小朋友,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;
3、孩子没有时间观念,与别的小朋友玩游戏时想要一直玩,如果别的小朋友停下来不想玩了,孩子会产生崩溃情绪,不接受变化;
4、孩子在与别的小朋友玩玩具时,总想操控玩具,不让别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玩,对玩具有很强的占有欲,对别的小朋友出现敌对行为;
5、孩子与人社交时害羞不敢说话,甚至会有害怕跟人说话的想法,往家长身后躲,说话声音小。
1、建立想法
将“要做的事,做这件事的人,可以怎么做”这三个内容做成卡片,进行情景演绎,提前给孩子一些预设结果,结果可以有好有坏,帮助孩子建设心理预期,假如结果是坏的,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。事情发生结束后,孩子能控制情绪(有不好的情绪但是自己调整过来了),给予适当奖励。
2、自制故事绘本
拍摄孩子在和同伴玩耍时和谐的画面照片,打印出来粘贴在专门的笔记本上,和孩子一起记录当时的开心的表情动作以及友好的行为,同伴是如何对待他的,帮他解读社交情景。在孩子跟小朋友玩耍时出现攻击行为,立刻让孩子停止一切在玩的东西,划定一个空白区域让他待在那里,什么都不要做,在旁边陪着孩子调整情绪。回家后给孩子看绘本,和他一起回忆当时情景中自己的行为以及心情,并且告诉他只有友好行为才会让别人感受变好,攻击行为不仅会让别人感受不好而且还会使自己受到惩罚。
3、社交躲避怎么解决
①降低社交压力
设置可预测的场景:提前演练常见对话场景,告诉孩子无需担心答错,简单回应即可,不想说话时,可以在旁边小声引导几个字。
逐步增加接触:从他放松的环境开始,比如熟悉的家人,再慢慢引导他和别的小伙伴开启社交。
②提供情感支持
共情和肯定:让孩子知道他的感受可以被理解,例如:我知道和别人说话有点难,但是妈妈可以和你一起练习。
建立小目标和奖励:比如今天如果主动和某某老师或者某某小朋友打招呼,我们就可以去买一个你想要的东西。
③强化沟通技巧
教他万能回应方式:给他提供通用句式,例如“不知道”“谢谢”“我想要想一想”来应对不同情况,帮他练习微笑、点头等非语言表达方式,让他感到更自然。
④重塑认知
让他理解别人与他说话通常是想和他玩耍,是对他友好的体现,对他没有危险。
编辑 | 何君
供稿 | 康复治疗二科
审核 | 陈升武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知识科普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果您不想让我们使用您的图片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删除!
汉中脑安康复医院
康复治疗二科
康复治疗二科是智能教育康复科室,集康复治疗、教育、教研一体的康复治疗科室,是我院残疾儿童教育重点专项科室。
科室主要诊疗范围:注意力缺陷多动症、孤独症谱系障碍、感觉统合失调、目光交流障碍、情绪行为障碍、心理行为障碍、刻板行为、生活自理障碍、沟通交流障碍、认知理解障碍、言语认知发育落后、社会交往障碍、正常儿童的学习能力不足、自信心不足、肢体障碍平衡协调性差、运动发育迟缓等。致力于探索一条“医教结合,康教结合”的特色康复之路。
治疗项目:感觉统合治疗、多感官治疗、音乐治疗、奥尔夫音乐律动、蒙氏教育、注意力训练、行为矫正、ABA应用行为分析、自然情境教学、社交技能训练、思维开发、融合教育等一系列适合特殊儿童全面发展的康复教育教学课程,并拥有各种专业的康复设备。
